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恒达娱乐 > 新闻资讯 > 潮州饶平: 向海图强再造空间 科技牧渔智造新篇

潮州饶平: 向海图强再造空间 科技牧渔智造新篇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03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09

潮州饶平,这座山海相融的县城,正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战场,以科技创新为引擎、生态优先为底色、三产融合为路径,将浩渺碧波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,这片碧海银滩,正为广东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”写下生动的海洋注脚。

近年来,当地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为契机,坚持“疏近用远、生态发展”的理念,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,在种苗培育、设施设备、海域使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变化,实现了“从无到有、从近到远、从少到多”的跨越。

向深蓝进军的空间变革

老渔民们还记得多年前港湾内的拥挤:木质渔排挤得船只寸步难行,浑浊海水泛着饲料残渣。如今他们脚下的塑胶网箱随波起伏,清澈见底的海水中石斑鱼群鳞光闪烁。空间重构背后是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。

近年来,饶平县坚持“疏近用远、生态发展”理念,按照浅、中、深远海养殖区,为海上养殖奠定空间基础。在全省率先启动的传统木质网箱“木改塑”工程中,累计清拆(改)传统木质渔排超3万格,投放可回收再利用新型环保网箱超1.8万格、重力式深水网箱538口,实现深远海深水网箱养殖“零”的突破,通过新型环保塑胶网箱,单格平均养殖产量较传统木质渔排增加25%,平均产值增加33.3%。

在海域使用方面,饶平实现了从“欠账多”到“生态优”的转变。通过系统编制《饶平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》等文件,科学划定养殖区、限养区和禁养区,可养殖区域由原来的2.03万公顷扩展至4.77万公顷,增加了134%,海上养殖空间和养殖秩序实现了“双提升”。

日前,中华白海豚群在饶平讯洲岛海域出现,阳光下,豚群游过海湾的模样灵动活泼。“海上大熊猫”的造访,正是当地生态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。数据显示,今年初,当地近岸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5.46%,远超省定50.8%的目标。

科技创新赋能蓝色粮仓

无边的大海蕴藏着辽阔的前景,实验室的试管正连接着深海的网箱。在自然馈赠的基础上,饶平不断捕捞着一项项鲜活的“大鱼产业”,实现了一批“零”的突破。花鲈鱼苗培育、陆基中高密度海水养殖以及重力式、筏架式深水网箱养殖从无到有、从少到多,一颗颗种子在海洋里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

种业是海洋牧场建设的核心。饶平县依托科技创新,成功培育出花鲈鱼种苗,并两次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。联合中山大学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,饶平县引专业博士团队,不断攻克育种难题,通过基因分析快速筛选优质亲本,显著提高了苗种质量与成活率。

这场“基因变革”催生了填补广东空白的8000万尾花鲈鱼苗,更让200余家鲍鱼苗场年产17亿粒种苗,约占全国20%,产值约6.5亿元。此外,利用花鲈鱼苗的空档期,渔民们轮养马面鲀、石斑等鱼苗,实现了“一池多收”,资源利用率提升50%,年增产值超4000万元;陆基中高密度海水养殖试点比传统池塘养殖增产4至6倍;530余口重力式深水网箱全面投产,已投放鱼苗近500万尾,预计产值近7亿元;首批48格筏架式鲍鱼网箱预计产值达1600万元。

三产融合激活产业跃升

远洋中,生猛鲜活的鱼类构筑成彩色绸带。海岸边,一系列立足深蓝的产业正融合共生,享受着蓝色馈赠带来的产业跃升。

饶平持续推进总投资2.12亿元的预制菜省级现代产业园建设,培育了万佳、健源、宇祥等一批预制菜产业龙头,支持企业应用牡蛎肽生物酶解等技术开发新产品,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;支持海润等水产企业发展跨境电商、冷链仓储物流等产业,推动“饶字号”水产品走向世界。2024年活鱼输送韩国数量占全国同类产品70%,海鮸预制菜首销欧洲市场。

滨海旅游新经济同步崛起,串联汛洲岛、西澳岛打造的海洋牧场观光线路,带动2025年1-5月接待游客127.31万人次,旅游收入2.55亿元,同比增长分别达28.6%和36.7%,海上咖啡屋、沙滩露营等新业态加速孵化。

为破解产业痛点,为广大渔民发展提供金融“活水”,饶平出台了《饶平县金融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工作措施》,引导金融机构推出相关产品,并以“省农担+海域使用权抵押”方式向养殖户授信。其中“蓝色海洋贷+海域使用权抵押”模式实现首宗贷款5日内放款800万元,累计授信23.25亿元惠及超4000养殖户;网箱专项保险覆盖7.79亿元风险,政府购买的极端天气险提供2000万元年度灾害保障;海域使用权证办理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1个月,办证率从4.5%提升至43%,制度性突破筑牢产业发展根基。

六大体系擘画百亿蓝图

站在“十四五”收官与“十五五”谋篇的历史交汇点,饶平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部署要求,坚持疏近用远、生态优先、陆海联动、全链发展的原则,健全完善“六大体系”,深度挖掘海洋多元价值,力争2027年渔业总产值超100亿元,奋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。

未来,饶平将以完成3万格“木改塑”、统筹三类深水网箱建设为核心,完善设施体系,推进水产品交易市场、滨海浴场等设施建设,提高基础设施水平;通过优化海陆布局、实施海岸修复“五大工程”筑牢生态屏障;聚焦雄性海鮸育苗和LNG冷能育种攻关打造种业高地;延伸预制菜国际化与跨境电商产业链,培育滨海文旅新业态;创新“政银企担”专属信贷保险产品破解融资难题;建设科创基地突破牡蛎肽酶解等关键技术,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。

南海潮涌,千帆竞发。饶平县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壮阔实践,正以科技重塑碧海银滩的生态肌理,以产业融合激荡深蓝经济的澎湃动能。一条生态优先、科技引领、三产共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,已在时代浪潮中铺展如虹。一个现代化的海洋牧场正在崛起,为构建“海上新广东”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,书写着向海图强的壮丽篇章。

文|图曾柯权饶宣



上一篇:途虎养车“300亿无限大促”,保养低至五折起,送华为电脑_大皖新闻 | 安徽网
下一篇:没有了